随便浏览一个科技新闻网站,走进一家咖啡馆,打开手机上的应用——在我们这个时代,你很难避开“创业公司”这个词。看起来我们身边的一切都由更新、更小的公司接管——Uber 在试图改变叫车行业,Airbnb 希望能够颠覆你订酒店的习惯,Pandora 已经在很多家用车上取代了广播。
然而初创企业真的有看起来这么多吗?FiveThirtyEight 的一篇文章研究了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数据,得出的结论却是:美国企业正在逐渐迈向老龄化,臃肿化。
首先是初创公司占美国所有公司的比例正在逐步下降。这里的初创公司指的是创立不满一年的小企业。从 1980 年代的 15%,1990 年代的 10% 一直到现在的 8% 左右,新企业增长的速度在明显放缓。
这个比例在 2008 年经济危机后出现了一个转折性下降——当经济形势不够好时,能够支持小公司的资金极度萎缩,大批有想法的人也未必愿意在环境不稳定时冒险创业。而当 2010 年经济情况逐渐好转时,初创公司比例开始有所提高。
更让人惊讶的也许是这个数字:2011 年的统计表明,27% 的初创企业在成立一年内都失败了。在二十年前,这个数字是 20%。
经济学家 Ian Hathaway 和 Robert Litan 同时发现,即使公司过了一年这个“危险期”,它们之后的失败率也在逐年增长。换句话说,即使在人们印象中,初创企业的失败率一直很高,它们的“危险”程度近年也逐渐上升了。
那么我们耳熟能详的初创企业都去了哪儿呢?很多初创企业被已经成熟的大公司买下,从而在数字上脱离了“初创的名头”。很多被大公司挤出了市场竞争——沃尔玛、腾讯等公司介入一个新领域后,初创公司很难与之抗衡。
针对这个问题,马里兰大学的 Ryan Decker 和 John Haltiwanger 有另外两种理论。
比较乐观的一种认为,如今很多人在大企业内部也可以推行改革创新,不需要自己成立一个公司去承担过多的风险。毕竟,很多创业者最初的动力是想要“改善”现在生活里的某一个现象。而利用已有成熟的产业和供应链做微创新,阻力小了很多。
另一种理论则相对悲观——政府监管和传统行业形成的阻断对初创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。只要想想 Uber, Lyft 和 Airbnb 所遇到的政策阻力,和 Google 每年在华盛顿的游说花费(一千六百万美元),就能理解为什么在传统行业很难看到颠覆性创新的力量。
不过,消费者的需求是难以被阻挡的——总得有谁、有什么公司来改变我们的生活。也许不是今年,也许不是明年,但有什么可以阻止创新呢?到时,下面这幅图片一定会被改写。
作者:夏雨青 来源:好奇心日报
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: | ||||
乐天收购美国网购数据分析公司Slice |
Quartz:2014年8月美国中等规模科技公司使用Gmail比例达60% |
Fivethirtyeight:美国大公司扼杀小企业 初创企业数量20年减少7% |
Paul Graham:18个致命伤导致创业公司失败 |
为什么大多数创业公司会失败?--数据信息图 |
无觅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