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中国消费者减少购买黄金饰品,今年第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低于去年同期。
中国去年刚刚超过印度,成为全球最大黄金消费国。在那之前,黄金价格曾暴跌28%——这是1981年以来的最大跌幅,引发了零售客户的购买狂潮。
然而,由于中东、北非和欧洲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见好转,今年金价触底回升,已上涨9%至每金衡盎司1312美元。不过近几个月,金价一直处于窄幅震荡中,很难吸引投资者的兴趣。
根据黄金业游说团体——世界黄金协会(World Gold Council,简称WGC)的数据,在截至6月份的三个月里,中国消费者购买了144吨黄金,比去年同期减少45%。
WGC表示:“消费者在继续消化2013年投机性买入的黄金。如今对于黄金饰品,他们倾向于真的需要时才购买。”
这一策略导致以黄金饰品主导的消费者购买量在二季度下跌30%,至510吨。目前,全球市场中超过一半的黄金需求来自消费者,另一半包括投资者买入的金条、金币及交易所交易基金(ETF),来自电子产业的黄金需求,以及央行买入的黄金。
二季度的黄金总需求量下跌16%,跌至964吨。
WGC投资部董事总经理郭博思(Marcus Grubb)表示,在分析黄金的最新数据时,需要考虑到一年前的“特殊时期”,当时西方投资者抛售的黄金被中国人大举买入。
郭博思表示,如果把2014年上半年中国人对黄金的需求与更具典型意义的2012年同期相比,就会看到消费者买入的黄金比两年前多了16%。
郭博思表示:“总体上说,在2013年出现特殊状况之后,黄金市场正在趋稳。”
目前,通过ETF持有黄金也是一种流行的投资方法。今年第二季度,通过ETF持有的黄金减少了40吨,是去年赎回量的十分之一。去年,西方投资者对全球经济的信心增大,为此他们开始抛售黄金,将资金转入股票等风险更高的资产。
二季度各国央行买入的黄金增加了28%,达到118吨,这令央行很可能连续第五年成为黄金净买家。其中,买入最多的是俄罗斯央行(买入54吨)、哈萨克斯坦央行(买入7吨)和塔吉克斯坦央行(买入3吨)。
比起发达经济体,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央行的黄金储备相对不足。出于这个原因,WGC预计今年各家央行将继续保持净买入,令央行全年总黄金需求达到500吨。
在供应方,全球黄金产量同比上升4%,升至765.3吨。
WGC表示,随着供应渠道收窄,黄金矿产商进一步削减成本的可能性不大,今后四到六个季度黄金产量很可能维持在目前的水平不变。出于这个原因,2014年可能会成为黄金产量的转折之年。
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: | ||||
消费者互动的十大黄金法则 |
国家统计局:1992-2014年Q2以来中国各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一览 |
Kantar:2014年Q1消费者购买智能机调查报告 三星购买意向达63% |
易观国际:2010年Q2中国搜索市场规模27亿 |
投资银行奥本海默:2013年Q3中国B2C市场同比增长50% 增速放缓 |
无觅 |